今天上午,一年一度的全国人代会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总结过去的一年、展望到来的一年,几万字的报告中凝聚了14亿人民的奋斗和期盼。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未完全读完之时,其中“2018年工作回顾”的部分使我有了非常明显的感觉,就是对于2018年的工作回顾突出一个“稳”字,这是2018年工作成绩的基础,也可以说是这一年工作的关键字,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围绕“稳”字的关键词有哪些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稳”字背后的具体举措有什么
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稳妥处置金融领域风险;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高;稳妥推进北方地区“煤改气”“煤改电”。
实施稳投资举措;出台稳外贸政策。
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及时出台稳就业举措;稳步推进分级诊疗;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稳”字为何如此突出?
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规律。我国即将步入小康社会,从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潜力、科技和人才等资源基础上都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伴随这些成绩的另一面是我国发展中存在的很多结构性矛盾还未有效解决,许多风险因素还要警惕,可以说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高位发展。处于高位发展的中国,就像是高空走钢丝,不一定走的多快,但是每一步都要走的很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赢得最终的成功。
二是当前国家环境的影响。今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受到外来因素影响比较明显,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几次提到的“中美贸易摩擦”,再加上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这都是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外部挑战。复杂的国际局势要求我们在搞好国内建设的同时承担大国责任,而搞好国内建设就是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基础,稳定国内形势就能推动国际局势趋于稳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有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才能证明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正确性,才能给处于不确定中的全球带来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从而推进全球治理创新,共同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是国内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我们一直强调: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我们在推进改革尤其是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社会稳定、经济稳定、环境稳定,这样才能给我们的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局面。这里我们要认识到,改革不是改变一切,而是继承积极因素、改变不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来促进更好发展。
“稳”字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稳”字的背后是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对今天我们的发展事业尤为重要。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要看到美好前景的同时预防和化解各种风险因素,都要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不能突破发展的底线,要兜住民生之底、生态之底,不能因为我们的冒进让广大群众遭受大损失。
“稳”字的背后是发展思维。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我们说的“稳”不是不发展、不前进,而是稳步前进。稳住当前大局面,找准制约发展的关键点,对症下药、精准解决问题,这样以小成本代价来促进发展,这也显示了我们的发展有了“成本意识”。发展要看发展成绩,也要看发展付出的代价,要为未来的发展创造好局面、留下好资源、积累好经验。
“稳”字的背后是改革思维。我们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下一步的改革进程难度很大,但是也有了很好的基础,不能放弃过去的成功经验,要让这些经验在新的环境下、事物中发挥新作用。中国的改革思维就是在探索中逐渐积累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政策和创新思路,边做边总结边改进,现在不仅是“摸着石头过河”,要把脚踏上去踩稳了再向前迈,这也是最近这几年来我们推进改革的基本成功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