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在历史上经历了刀耕火种、铁木农具、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相结合的不同阶段,自古及今,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发展到今天,农业的现代化成为发展的目标。所谓现代化,在1963年8月周总理接见索马里总理索马克时谈到的农业发展的“四化”问题: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包括农业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目前,我国有2.5亿左右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衔接非常困难,因此推动农业现代化,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发展中,借鉴西方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形成我国以发展为主导思想、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技术上适宜、经济上可行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当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确立后,在发展中又如何推动建设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呢?
首先,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从制度和政策上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政策,缓解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要依据土地资源承载力,划定耕地、水资源等农业基础性资源的利用警戒线;完善土地资源利用保护体系,进行资源的科学评估和合理计价,推行有偿使用及补偿制度。同时,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补偿机制。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健全和发育土地市场,建立土地信托制度,建立土地流转中的地力补偿机制,促进土地使用者保护和提高土地质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减少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坚持“以自给为主,适度进口调剂”的粮食政策,避免过度强调粮食自给对土地资源的依赖,保护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从生产技术上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力度,另一方面要重视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加快传统农业技术与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薪技术的紧密结合,在转基因品种选育、生物农药研制、家畜胚胎移植、禽畜和水产疫病防治、基因工程疫苗研制、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加强节地、节水、节能技术,科学施肥、施药技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农作制度的研究。
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合理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将土地开发与土地永续利用结合起来,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可持续发展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