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在广州大型市场从事过十多年贸易的李玉芳,如今坐在了江苏苏州市盛泽镇服务业发展局副局长的位置上,从商人到官员的跨越,是因为有猎头公司牵线搭桥。苏州市委组织部5年前曾两次通过猎头公司选拔7名市管领导干部,在全国开创了聘请猎头公司参与领导干部选拔的先例。此后,苏州陆续采用这种方式选拔干部共21名,分布在城建、规划、财政、金融等多个部门,最高职位为副处级。
【预测】
近年来,苏州市突破身份界限,通过猎头公司选拔领导干部,在全国开创了聘请猎头公司参与领导干部选拔的先例。对于“猎头选官”这种形式,你是怎么看的?
【解析】
对苏州通过猎头公司选拔官员的创新之举,我们应该持有理性的态度,保持谨慎的乐观。
首先,此举有其积极的探索意义。
第一,猎头公司作为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以一种更具专业化的眼光和市场化的方式选人,打破了原有在封闭环境下选人用人的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避免了过去干部选拔过程中出现的通过人际裙带关系选人的情况,有利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在少数人中选人、在领导身边选人相比,这一模式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公务员人事制度中“能进不能出”的弊端,从这个角度看是一种干部选拔途径的重要补充,的确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
第二,苏州市采取这种方式也是出于发展的需要。最近十年来苏州一直通过网络、报刊等发布公告,招聘信息,但是从操作过程中间发现,这些手段是成本高、效率低,最终报名的人员质量难以达到选拔要求,公开选拔岗位甚至出现空缺。随后,“猎头公司”选官这一模式才进入苏州市委组织部的视野。
但是,“猎头选官”作为苏州市的个别举措,仍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方面, 引入“猎头”仅仅是用人的一种形式而已,“猎头”真正的功效也仅限于为用人单位推荐人选,最终的选人标准,最后的用人决定权,仍然掌握在用人单位的手中。如果用人机制本身不变,仅仅是候选人的推荐有了新的途径和方式,招聘的公开透明仍不能从根本上保证。
另一方面, 猎头公司以盈利为目的,而候选人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局限于猎头公司的视野半径之内, 企业行使公权往往难于监督, 没人能保证其操作完全合乎规程,那么就可能会出现谁出价高就推荐谁的弊端,这样就很难真正做到“尽揽天下英才角逐”。
此外,这种举措由于其诞生环境的特殊性,也只是个别地方的特立独行,囿于法律和传统观念,很难得到其他地方响应,而且仅开放低级别的副职岗位,因此从长远来看,“猎头选官”能否走得更久远还有待考证。
因此,为了使“猎头选官”真正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公 务员考试在 线网认为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让公选流程在阳光下运行,而要达到这种目的关键还是得接受民众的监督,唯有增加民众的发言权、监督权,才是改革完善干部选拔制度的正途,也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对“猎头选官”举措的监督,如不宜让猎头公司主动提供候选人名单并主动联系候选人。猎头公司应更具隐蔽性,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即使在人才库有合适人选,也应提交给用人单位,由单位与人才进行沟通。由单位提供最初人选,猎头公司根据专业知识筛选出初步人选。如此就更能实现选人者和决策者的分离、制约,避免非正常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既要肯定“猎头选官”在破除既往那种“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选人积弊方面的探索性意义,更需在实践中对这一举措进行完善,对其潜在的隐患防微杜渐,这样才能使猎头选官这一创举健康有序地推进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