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乌山西路的福州教育学院附中,一堂本应该普普通通的英语课,上演了一场学生“弹劾”老师的戏码。13日上午,初二(11)班的英语课堂上,有学生当场拍桌而起,大喊不喜欢英语老师的上课方式,要求全班表决,更换英语老师,获得不少同学的举手赞同。老师当即离开。(据9月17日海峡都市报)
这场“弹劾”的用意很简单,那就是一些学生不喜欢英语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速度快,学生难懂。而且这位老师颇为严厉,脾气也不好,甚至用书本殴打过学生。“弹劾”的目的就是希望学校能调换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但是,现场“弹劾”虽然获得成功,英语老师也旋即离开了讲台,可学校不仅没有尊重学生们的意愿,又继续让这位英语老师上课,还要给予几名领头弹劾的学生进行处分,这足以让同学们始料不及了。
事后,包括专家及学生家长在内的都认为学生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但就是不认同学生们采取的这样的方式。认为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必须要“要注意场合、时间和方式”,要“支持学生表达看法”,同时也要“保留老师尊严”。实际上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要“保留面子”。在一个学校的课堂上,老师尊严可谓神圣不可侵犯,现在学生们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弹劾”,将老师“轰”下台去,这不仅太不讲情面了,老师的“师道尊严”更是荡然无存。
按照我们习惯上的,也是合理合法的途径,学生们应该将反应老师的意见集中起来,交给学校领导,然后静静地等候学校领导的研究结果。但是这样的途径虽然“正规”,不进程序漫长,手续繁杂,更多的还会遭遇推诿扯皮,甚至不了了之。而学生们采取这样的方法,一切都在光明堂皇之中,不遮不盖,不起不骗,现场表决,一锤子定音。这种行为不仅极符合中学生的性格,更算得上一种非常公平公正的做法。
而实际上这种现场“弹劾”的办法,在西方一些国家的官场上早已经习以为常了。不管是总统、首相和总理,以及政府各部门长官,只要发现其行为举止有问题,不适合担任现任职务,一些议员们就可以组织“弹劾”,“弹劾”没通过,照样行使职务,而一旦“弹劾”过关,被“弹劾”者就必须无条件下台,这里面没有丝毫的情面可讲,更不存在所谓的尊严。也正因如此,这些国家的政要行为举止都非常的谨慎,作风也非常廉洁。
我们是文明古国,注重礼仪情面,这是一种美德,但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问题。不管一个干部做的好不好,作风正不正,碍于情面有意见也不愿说。甚至上级批评下级,都要注意方式方法,更必须给人留面子。以至于现在很多地方部门和单位,人情留了,面子都有了,最后却被司法部门“一锅端”。
学生们的这次“弹劾”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值得我们社会深思。从现在来看,并不是学生们做得过火,而是我们的社会还缺乏包容“弹劾”的胸襟。现状已经很清楚,在我们社会的很多方面,“弹劾”无疑是快刀斩乱麻,能迅速转变官员作风的一个最好办法。孩子们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我们大人们反而唯唯诺诺放不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