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络上众多大V用户发布和转发消息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央视发出质疑。近日,央视二频道对“防辐射服比其它衣服更防辐射”,以及“用完马桶冲水的时候一定要盖马桶盖,否则马桶周围的细菌
会被带到马桶上方3米区域内”的说法进行了实验测试,用数据和实验结果击破了这些谣言。
此外,日前供下载网络文学作品的站点中,排在前面的热门图书或者推荐的图书,大多数是以暴力、穿越、玄幻为主题的作品,几乎看不到科普图书的身影。同时,公众在客户端上阅读的作品也大多属
于此类。
在这一背景下,推动网络阅读理性,抵制非科学和伪科学在网络上的传播,营造一个网络传播环境,可谓任重道远。中国科协近日举办的一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就针对网络科普的诸多问题
,相关专家与媒体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娱乐化挤压了科普阅读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很多人不可或缺的朋友。但任何事物往往又是一柄双刃剑,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指出,一些谣言和伪科学的东西在网络中时常会有,面对丰富多彩的内容,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多加个人思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可盲从跟
帖。
何谓科学理性?在清华大学教授肖鹰看来,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接受科学的新兴成果,进行科学普及;另一个是作为普通读者,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通过网络获得相应的科普知识。
肖鹰说,在信息爆炸、知识过剩的环境中,获得科学知识面临着一些限制。比如,主流网媒其实已经被非主流网媒所裹挟,而具有更大影响力的是网络的娱乐化。
肖鹰举例说,如果马上写出几个网络关键词,人们可能更多想到的是娱乐二字,然后是所谓的网络名人。他认为,在这样一种网络普遍娱乐化的文化环境中,正常的网络理性阅读已变得有些困难,让科
普走进更多读者的视野还比较难。
科普阅读的空间为什么这么狭小,不容易进入到读者的视野?肖鹰认为,网络娱乐化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要让科普进入更广大的人群,就要有网络社区的建制,让网络阅读回归理性。
科普要适应自媒体时代
美国有位学者称网络为“蛮荒之野”,是没有作者、只有读者的世界。
基于此说,肖鹰觉得要建立一个理性的网络阅读空间,在网络社区建构的层面上一定要有理性的准则。而中国现在的主流网站,特别是大门户网站,其首页看了以后往往头晕目眩,很难找到想要的东西
。这是因为,一是信息量太大了,二是网络的娱乐层面、信息传播层面、知识普及层面以及主流知识形态宣传层面在网络社区当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划分尚不明确,难以找到明确的理性阅读路径。
肖鹰强调,科普知识本身是严谨、理性的,但它的传播应是生动、有趣的,科普知识的传播应该适应自媒体时代的网络。
肖鹰还觉得,科学知识不是包打天下的,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不能简单地向读者灌输所谓的真理,而应给读者一些交流、探讨的空间,对原来的命题进行质疑,传播一些前瞻性的,以及一些正在探讨而
没有形成结论的知识,这样的科普才更有价值。
科学性是科普作品生命
某出版社曾出过一套《探究式科普丛书》,其中一本分册叫《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有位在读硕士生指出,这本分册里面错漏百出,存在很多不科学的问题,遂将此作为自己的研究生论文,结果把
这个事情捅了出来,在媒体产生不小的反响。
结合这一事件,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纳翔指出,作为科普作品,科学性是它们的生命所在。现在的科普读物应该说有不少了,2011年全国科普出版图书有7695种,发行量达到9655万册。然而,在这样
庞大的数量当中,科普作品是不是都具备了科学性?他直言,这就不能完全保证了。
作为普通读者,事实上是不太容易辨别科普读物孰优孰劣的。为此,今年5月中国科协科普部专门组织了一个活动,叫“公众喜爱的优秀科普作品”,通过广泛推荐和定向征集,专门请专家进行了初评、
终评,从100多种期刊当中选出30种期刊,从1500多种图书当中选出106种,放到网上让公众投票评选,最终评选出了公众喜爱的20本科普图书和15本科普期刊。
纳翔介绍说,让公众来评选是为了保证这些科普读物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能够接地气。而为了保证这些科普读物的科学性,之前的功课是请各个领域的专家严格把关。
科学思维促进文明成长
有点让科普作家李建荣感到郁闷的是,第二届科普优秀奖公布后,本以为网上会有很多相关报道的,但结果却非常少。
科普作品之所以“叫好不叫座”,他认为原因之一是媒体关注度不够,并呼吁媒体今后要多为科普这件事说话,把“蛮荒之野”变成一片良田——因为媒体说什么,老百姓还是很关注的。
李建荣认为,现代精神文明其实很多都来自科学思维。比如开车,本来车挺多的,你非得往里头挤,阻力自然就加大了,犹如物理学的常识,阻力大,电流过去的就少了。同理,车也就会被堵住了。文
明有很多都是符合这种自然科学规律的。
他说,科学思想和科学的精神,能够促进精神文明的成长和发展。
网络阅读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的,一个是阅读者一个是作者。在场专家认为,两者都要讲求科学和理性。比如,发布者要尽量发布更加科学理性的信息;作为读者,也应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科学地获
取信息,理性地接受信息并且进行传播。
两种科普形式同样重要
科普活动包括常态科普和应急科普,两者的关系如何?在应急科普方面,该如何来掌握主动?
肖鹰举例说,2003年“非典”的时候,需要的就是应急科普,但是应急科普要搞好,必须以搞好常态科普为前提,常态科普搞不好,就意味着广大民众不能把科普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基本的可依靠的管
道,来获得生活需要的各方面知识。
肖鹰认为,在应急状态之时,应急科普的传播渠道问题关键是可信度问题,所以一定要把常态科普搞好,让常态科普占领网络。比如王林、张悟本等所谓养生“大师”,之所以影响力那么大那么长久,
就因为他们让虚假的科普信息长期占据了网络。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纳翔指出,科普工作一定要实施常态机制和应急机制并举。常态化是基础,可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比如中国科协正在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全国报上来的重点
活动数量超过1.1万项,北京主场就有50多项。这就是常态科普。
纳翔强调,应急这一块也非常关键,因为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也正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时候,在这个时间点开展科普宣传,大家最容易接受,可以达到效率最大化。
网络纸媒应该结合起来
科普作品在网络与纸媒上是有区别的,纳翔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通过网络可以用更多的手法来表现,使科普作品更加吸引人,但我们目前在网络科普作品表现的形式方面,与一些国家相比尚有一定
差距,如表现的真实性和艺术化加工,以及抓住大家眼球这一块,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现在有种现象,在看科普类东西的时候,大家似乎更加相信书籍,而对网络上的科普内容持将信将疑的态度。对此,刘嘉麒说,网络上科普做得少,且做得不很严肃,有些东西似是而非,很不靠谱,需
要我们有点科学理性,判断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
他分析指出,这是因为网络上的作者有的无知,有的属于欺骗或者哗众取宠,读者如果不能判断真假,然后又把错误的东西转帖出去,影响面就大了。网上有些东西既无出处,又无作者和时间,这就无
法考证其真实与否。而纸质的东西,至少有作者和出处、有参考文献。
不过,网络上信息来得快,再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查阅原始的东西。刘嘉麒认为,这是网络的优势,应该与纸媒相结合,把科普做好。
科普是一种责任和奉献
李建荣说,他也经常在网上发表东西,但是骗子能成大V,写科普的却成不了大V,这和现在人的科学素质有关。而相关调研显示,中国人的科学素质比较低。
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做科普?一个优秀的科普作家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航空知识》杂志副社长俞敏坦言,科普更多程度上是国家和政府的事。在这方面,国外网站的经验值得学习。
她举了个例子,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网站做得就非常好看,想要看的航空知识在那里都可以看到。比如宇宙飞船上天后,会把其在天上做的所有实验在网站上进行实时开放。但NASA的网站
并不挣钱,而是国家在支持它运营。
谈及国家对科普的支持,纳翔补充了一个数据:目前国家财政投入的科普网站有2137个。
刘嘉麒则认为,科普是大众的事情。他说,在某种程度上,科普是一种责任和奉献,只有出于责任心,有了奉献意识,才能做好科普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