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潘晓曾有著名的提问:“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30年之后,微博上著名的“作业本”同样给了一句话,“人生的路还是越走越窄”。今天,阶层的板结、固化,上升通道的狭窄,让我们有个担心——世袭贫穷。
这样的担心从根子上说就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我们培养出那么多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我们难道不该反省一下吗?是教育的不合格,造成了大学生举步维艰,四处碰壁。要改掉大学教育的积弊,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的经验。
想学什么,学生自己说了算。我觉得美国教育最可贵的一点,就是赋予学生极大的自主性,让学生可以盯住市场,随时调整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企业需要的人才。首先,不像我们中国有本科四年的硬性规定,美国大学生的学习年限是由自己来决定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市场行情,工作一段时间,再学习一段时间,或者边工作边读书,只要完成学分就可以毕业。其次,在专业选择上,也有很大的灵活性。美国学生在进大学的时候不需要选专业,到大二大三才选,他们会先了解一下市场,并看看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之后再决定专业。而且他们换专业或者转学,都不受“统一教学计划”的约束,学分可以转到新的专业或是学校。甚至美国学生从社区型大学毕业两年后想继续去念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专业,都是非常方便的。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从一开始就不对路了。绝大多数人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对自己选的专业根本就是一头雾水,只有一个朦朦胧胧的概念。等接触到这个专业发现自己不喜欢的时候,可以转系吗?你不晓得转系有多难!因为每个系的资源都是根据学生人数定的,如果这些学生都转系了,那系里的教授还怎么混?然后,就是把学生圈在学校里养,即使不是与世隔绝,也是和社会严重脱节的。学生根本感知不到外头行情的变化,就算知道了,也不可能在学业上作出调整,因为课程都是死的,充其量也就是考几个据说对找工作有用的证,要不就是挤时间去企业实习。
所以说,我们的整个教育系统是僵化的,没有与时俱进。我建议学校把更多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来决定自己的路。然后,让每个人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通识教育,培养通用型人才。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传统, 几乎所有大学都在大学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什么是通识呢?就是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当具有的基本素养,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那为什么要开通识课呢?就是因为校方考虑到了万一你从学校出来,专业不对口怎么办,所以我先给你把底子打好,这样真正发现专业不对口的时候,你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迅速学习新的专业。
各位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我们中国学生在大一的时候,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思想品德修养之类靠着画画重点、熬个通宵就能通过的课程。美国的通识教育涵盖了语文、文学、写作、人文、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 7 大学科,不管你以后想学啥,头两年这7个学科都是必须要选修的。比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就规定, 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学习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方面的 8 门课程, 共 72 学分, 约占学士学位课程总量的 20%, 主修文科的学生必须学习占学位课程 16.5%的自然科学课程。而且除了专业课,学生还必须学一门外语及通晓别国文化。透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眼界更开阔,看问题的视角更全面,并且能更胜任将来的工作。可我们呢,大多数学生,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懂文,思考非常有局限性,未来的就业空间自然就很窄了。
手把手教会学生创业。为了应对就业难,我们的人社部也没少出台帮扶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措施。但是我们发现,教育和创业之间的鸿沟就是跨不过去,大学生不管是在心态上,还是在技能上,都和创业要求差很远。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还没有来得及教给学生创业知识,就直接把他们往市场上推。而这正是美国大学教育中另一个可贵的地方。
在过去的 20 多年中, 创业学成为美国大学,尤其是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我在美国的时候,就已经有 1600多所高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 它们的创业教育在教研体系上是相当完善的。还拿麻省理工学院举例子,它的创业教育做得非常好。它有一个创业教育中心,向所有的学生提供十几门课程,包括新企业家、创业实验室、企业市场、企业财务、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等等, 教学方法可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以案例研究为主的。
美国大学不仅重视创业理论, 还很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他们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创业活动, 学校还经常举办学生创业策划竞赛, 然后请企业、商业与风险投资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评比, 优胜者可以获得奖金。这种教育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学校里或学校周围办企业, 推动了美国新行业的诞生。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以MIT为中心的硅谷。很多学生都在这里得到了创业、工作、实习的机会。据MIT统计,自 1990 年以来, 它们学校的毕业生平均每年创建150 多个新公司, 自主创业成了学生就业的重要出路。
除了借鉴美国教育的具体方法外,关键在于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放开对民间力量办教育的限制,根据社会需求,重新定位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重等等。当然,对教育的改革,三五年乃至十来年都未必能见成效,那未来五年的最难就业季,大学生们该怎么办呢?可能有人会说,微软的比尔·盖茨、保罗·艾伦,甲骨文的埃里森,戴尔公司的戴尔,都是退了学之后,才打造出自己的商业帝国,大家干脆趁早退学算了。其实退不退学不重要,强大自己才是硬道理。比如说北大中文系的陆步轩,他的专业是中文系,却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卖猪肉;比如说清华大学的李健,他的专业是电子工程,可他在业余时间学会了音乐,组建了“水木年华”。这些故事雄辩地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机会总偏爱那些“不务正业”的人!所以,我也想告诉那些即将毕业的许多大学生,不妨把视野放宽一点,因为在跨界的时候,说不定你能够收获很多的机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