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闻界“我是建设者”大讨论的对象十分明确,着眼点是“人”,是队伍。它不仅立足于现在,还着眼于未来——走进了全省高校的新闻院系。
针对高校新闻院系师生的特点,湖北组织优秀的青年新闻工作者、老新闻工作者、新闻道德监督员、基层干部分期分批地走进高校与新闻院系师生交流互动;由省委宣传部、省记协领导带队,组织3批媒体编辑记者和高校新闻专业学生到重点项目建设工地蹲点调研采访。
同时,湖北还将大讨论活动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双向挂职”;吸收新闻院系师生参加“走转改”和主题宣传;组织老新闻工作者、优秀新闻工作者进高校;结合与建设者大讨论,同步开展实践观的讨论;高校和新闻单位一起,联系湖北实际编写教材。
高校师生与新闻从业人员的互动,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对接,扩大了大讨论的影响面,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和认识,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深入高校,共话“舆论监督”
开展舆论监督,是媒体的责任和使命之一。
4月23日至26日,湖北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老新闻工作者代表、新闻职业道德监督员、基层干部走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与新闻院校师生共话建设者。
“如果遇到有关强拆的投诉,该不该报道?怎样报道?”在武汉大学的大讨论座谈会上,学生黄毛毛向原湖北日报社社长周年丰提问。
“记者有反映社情民意的义务,也有把情况调查清楚准确反映的责任。这方面的报道,记者要寻求最利于推动问题解决的报道方式,不能为了吸引点击率和收视率而一味曝光;同时既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又不能以偏概全、夸大事实。”周年丰的回答,让这名学生茅塞顿开。
座谈会上,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周芳、王俊倡议,开展舆论监督的出发点、方法、途径和结果要体现建设性,要有利于解决问题。老新闻工作者代表蔡祥斌说,报道如果只看阴影,那是穷途末路。
湖北是全国最早成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的省份,首批聘任21名社会人士担任新闻职业道德监督员。4月25日,作为媒体的“挑刺人”,监督员张勇、司兵华、谢铭辉走进华中科技大学,与新闻学院师生交流互动。
“如何看待媒体舆论监督与社会责任的关系?”2011级本科生张冉提问。监督员张勇回答,立足于解决问题而不只是为了揭露问题,这样的舆论监督才是媒体和新闻人社会责任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