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史上最长”高温期中,南京市多家大型医院日门诊量均达万余人,比去年同期上升了两三成,类似的情况在北京、上海等全国多个城市更是普遍存在。极端天气加剧季节性集中就医,不仅让病人苦不堪言,更让医生疲于应对。然而,分诊、分流机制的“久呼不应”更是令人忧心。
挂号像春运 看病像流水
19日,持续了36天高温的南京终于“退烧”,但南京市儿童医院的门诊大楼前仍像入伏前一样,从早上六点多就排起了长队。不少家长向记者表示,他们早上五点就赶来取号,还有人排在了几百名开外。当孩子的病痛遭遇“一号难求”,家长们感觉很无奈。楼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排号,楼外还有更多人领着孩子挤进来,任意停放的私家车又一次把医院门前的马路“堵”上了。
据医院门诊部主任黄燕霞介绍,暑期以来医院日均门诊量约5500人次,最高的一天达到6500人次,同比上涨了近两成。不仅在南京,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集中的城市,儿童医院的日门诊量也在万人左右,同比增加了近三成。
高温之下,就诊高峰不仅出现在南京市儿童医院。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这样的全科医院,暑期日门诊量也已高达1.5万人,较往年同期多了三四千人。不少患者表示,挂号的拥挤场面堪比春运,看一个感冒都要几个楼层来回折腾,整天的时间全消耗在了医院里,让他们感觉苦不堪言。
“不加号病人进不来,加了号医生看不过来。”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陆辉说,医院门诊量整体上升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他的门诊每天限号40个,但因为暑期人多不断加号,一天下来要看100多个病人,这样一来留给个每个病人的时间顶多两三分钟。结果是,病人感觉医生走过场,医生感觉看病像过堂。
面对滚滚人流,不仅坐诊专家压力大,急诊医生更是手忙脚乱。“夏天是急诊最忙的时候,”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秦海东说,高温天气下,外伤、呼吸、胃肠道疾病高发,急诊一晚上就要抢救十多个病人。随着高温持续,病人迅速翻倍,高峰时一个急诊医生一天需要处置七八十个病人。长期高度紧张之下,有医生下班后甚至需要服用安眠药帮助休息。
资源集中引发就医潮 季节性反复待重视
“不要告诉别人我看好了多少人,我希望病人越少越好,”一位门诊专家听说记者来采访,连忙推辞说不希望被报道。因为来找他的病人实在太多,自己已经忙不过来,有病人为得到他主刀的手术一等就是两年。
医生疲于应对背后是医疗资源的高度集中引来的就医潮。在南京,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几所大型医院集中了全省最好的医务人员和医疗条件,苏南、苏北甚至邻省的患者都汇聚到这里导致门诊量暴增,而极度高温只是这对矛盾的催化剂。
“一次看利索了比来回折腾好。”一名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安徽患者说,再小的病到大医院确诊一下自己心里才更踏实。她因肺部感染久治不愈,到这里住院一个星期得以好转,这让她更加坚信有病要上大医院。
医疗资源集中的同时,大医院医疗资源有被浪费之嫌。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赵欣说,他的专家门诊一天得看150多个病人,很多都是小毛病。科里有70张病床,夏天高温和冬天下雪时要额外多加十几张,许多人都是住了一两天就出院了。
临近秋季开学,但就诊高峰并未过去。根据秦海东的经验,南京的夏季就诊潮会持续到国庆节后。“夏天热出病,冬天冻出病,加上这两年气候变化异常,季节性就医潮更加明显,”秦海东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关注这种变化,在特殊季节对患者就医进行引导。
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社区医院分流处境尴尬
“宁要专家一句话,不要社区一张床”——患者的这一普遍心态反映了社区医院的尴尬地位。南京市秦淮区一家社区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尽管江苏省为了鼓励市民到社区医院就医而提高了社区医院诊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但是病人还是会往三甲医院挤。“三甲医院近在咫尺,病人嫌我们水平低不来,但越是门可罗雀,社区医院越是留不住人才。”这名医生说。
“新医改提倡社区医院首诊,但如果水平上不去,首诊就成为麻烦。”秦海东说,部分社区医院怕耽误病情、陷入医疗纠纷,也抢着把病人往三甲医院送,有病不能治,甚至能治也不敢治成为社区医院的难言之隐。
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表示,无论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社区医院投入少、诊疗弱是不争的事实,提升社区医院的诊疗水平,以稳定的收入增强基层医生的责任心才可能盘活整个分流体制,否则年复一年就诊人潮逐浪高,逐层分流将越来越难以实现。
此外,专家们还认为,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确实倒逼部分患者分流,但外来求医者和享受公费医疗待遇人员却一直是大医院的“刚需”群体,这部分人无法通过提高报销比例实现分流调控,相应的医疗体制改革亟待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