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急躁、暴躁、浮躁现在已经成为不少人的通病,在我们的身边经常看到这些现象:不愿意排队、等不了红灯、受不起委屈等。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你觉得政府应该如何应对?
【参考解析】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也随之加大,一些人急于求成,慢不下来、缺少耐心太急躁,坐不住、急功近利太浮躁,脾气大,盲动冒险太暴躁,“三躁”情绪凸显。“三躁”无论是对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长期稳定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躁”导致人们心理失衡,出现极端情绪。经济社会快速变革,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角色重新洗牌,有些人一时难以找到准确定位。面对急速的变革,一些人发现与身边的人差距拉大,就心生怨愤,甚至产生仇富、仇官等极端情绪。这对个人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三躁”导致政府官员的政绩观错误,面子工程屡见不鲜。一些官员把在任期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创造一番业绩作为从政为官的追求,在实际工作中,患上了“政绩急躁症”。采取各种奖罚措施对工程建设的进度加以刺激,却对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视而不见,对百姓疾苦和群众诉求漠不关心,造成了大量的豆腐渣工程。这些都偏离了政府工作的目标,影响了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三躁”导致社会发展失衡,易激化社会矛盾。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人们更加注重对经济快速发展的追求,而忽视了整个社会的建设,如资源、环境、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在打破过去社会的平衡时,新的平衡没能及时建立,出现了明显的重经济轻社会情况,这种“高速发展综合症”最终会加重人们的生活负担,导致各种失衡。长此以往,就可能加大社会压力,激化社会矛盾。
(2)对于政府而言,既要倡导公民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重视“无形”的心理疏导,也要积极解决那些“有形”的问题,让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灵鸡汤”。
第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完善公平正义。用制度和规则创造公平发展的空间,共建共享的平台。依靠发展解决问题,推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制,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行业收入差距。
第二,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民意的宣传和引导,着力建设和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社会心态既指向未来发展的“软实力”,也承载“以人为本”的具体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