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7月以来,各地高温持续,旱情升级。浙江出现60年来最严重高温天气,57个县市区已属气象干旱。贵州干旱致使1200余万人受灾,其中200万人饮水困难。湖北受旱农田增至430万亩。
昨天中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签署重大气象灾害二级应急响应命令,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的"气象灾害预警标准",这已是高温应急响应的最高级别,也是我国有史以来首次启动最高级别高温应急响应,要启动二级高温预警,就意味着过去48个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出现最高气温达37℃,且有成片40℃及以上高温天气。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进入中伏节气,从南到北,各地都在经受着像蒸笼般的高温考验,最让人痛心的是,截止昨天傍晚,上海已经发生三起因热射病导致死亡的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戴自祝说,热射病简单说,就是人的身体内集聚了过多的热量导致的严重后果。
戴自祝:热射病主要是体温调节的功能发生障碍。高温条件下,温度高的同时湿度也高,还有热辐射很强。就是说太阳辐射强,人从环境当中获得的热量和散发出去的热量高了。身体中的热量不断地积聚起来了,积聚起来就产生这种毛病。
戴自祝说,热射病其实就是重症中暑,一旦发病,就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
戴自祝:它的症状主要是无力、头晕、头疼、心跳加快、眼花、耳鸣、恶心、呕吐、皮肤干燥并且可能发红、体温显著升高,要达到41度以上,最高到43度、脉搏和呼吸比较弱,但是又快,严重的时候可能突然昏倒、意识丧失甚至乃至深度昏迷。
据了解,热射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率会高达40%至50%。戴自祝研究员特别提醒大家,古人将小暑和立秋之间的这段时间称为三伏,就是提醒人们这段日子宜伏不宜动,如果高温天气做好防暑降温,完全可以预防热射病的发生。
戴自祝:对于人来说,最适宜的温度是35度左右,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50%左右。人的体温调节功能有限,最好温差不能超过7度。尽量的少在太阳底下暴晒,尽量少出门,减轻活动,多喝水、多休息。
专家尤其提醒,热射病可不仅仅是在太阳底下暴晒出来,在闷热的房间里也有可能患上热射病。所以即使是在室内,也一定要注意通风和降温。
高温天气,气温一路走高,对于一般的市民,可以在阴凉处避暑,可以在空调房中歇息,然而像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员等许许多多的职业,他们却依然必须穿戴整齐、姿势标准,默默在烈日下坚守,汗水浸透了衣服,胳膊也晒成了黑白配,更要应对高温工作所带来的种种健康风险。
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份发放"高温津贴"。其中,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紧急通知,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应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省市发放高温津贴的时长标准不同,多数企业都能按时发放。不过,部分私企、小饭店、建筑工地、快递业的部分员工却被忽略了。在北京的某建筑工地,记者听到的回答是"没有发过"。
工友1:高温津贴?这个不知道,我们没有发过。
工友2:没有,没有听过,我们是干一天挣一天的钱。
工友3:钢管都把腿烫秃噜皮了。
对此,工地负责人辩称,他们以物品来抵"高温津贴",比如发绿豆汤来解暑。
工头:我们肯定没有给工人发放高温津贴,给了他这个钱不一定真花在他自己身上,也许效果更差。倒不如集中起来,采取统一降温,集中起来熬点绿豆汤。
记者来到青岛宁夏路,发现部分环卫工人也没有收到"高温津贴",取而代之的是"矿泉水"和"茶叶"。
环卫工人1:一人五箱水,高温补贴是没有,我考虑,给我们这些水就是给的高温补贴了呢。
环卫工人2:没发,往年是发了汽水啊。
环卫工人3:没发钱,高温费是发的茶叶吧。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规定,高温津贴属于法定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必须发放现金。它和"防暑降温费"是不同的概念,防暑降温费属于福利,面向所有暑期在岗职工,既可以发现金又可以发放防暑物品药品。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林嘉认为,一些企业以发放高温津贴为名,延长劳动者室外作业的时间,或者以防暑降温饮料来替代高温津贴的情况都应被严格禁止。
林嘉:如果企业没有按照要求做,劳动者当然可以依据规定去维权,最直接的他可以到政府部门、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工会法》里规定,如果员工认为企业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工会也有权利去代表员工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