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男青年池某玩水时溺亡,同学用池某手机联系其父亲,而死者父亲死活不信,甚至认为他是骗子。“我们与池某父亲及亲属联系,打了56个电话,可对方就是不信。”最后池某堂姐终于答应到派出所查验,证实池某身亡后,其父嚎啕大哭。
【预测】对于社会信任度下降,你有什么看法?
【解析】
56个电话唤不来死者的亲人,说明的是这个社会的信任度太低,人与人之间似乎没那么值得信任了。在资讯高度发达,信息异常透明,科技日新月异,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对客观环境和生存状况包括社会诚信度会要求会越来越高,也更加挑剔。由此看来,这亦是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调查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指标在2012年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及格线。社会信任度进一步下降,人际之间的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二到三成信任陌生人。
信任度的下滑,不得不警示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得重视,如果一味的只抓经济建设,如果再继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那么这个社会的信任度还会下降。在一个没有社会信任的国度里,又如何能够快速助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导致社会信任度下降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在下降,个别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直接把群众的利益践踏在脚下;个别司法部门的冤假错案在刺激着人们的眼球;在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地沟油在餐桌上泛滥,毒奶粉在伤害着孩子们的身体,假药在伤害着患者的健康,环境污染让癌症村陆续出现,如此种种,政府公信力在慢慢地丧失,由此形成社会公信力的下降,你不相信我,我不相信你,人人自保的局面必然会形成。
一些“坑蒙拐骗”行为加剧了社会信任度的急剧下降。由于对坑蒙拐骗等违法行为缺少持续有效的毁灭性打击,更由于缺少对好人的保护机制,再加上“坑蒙拐骗”案件被媒体的一次次放大,最终受到伤害的往往都是有良心、有爱心的人,最终形成了人不互信的局面。13亿中国人不敢扶起一位摔伤的老人是种现实,这种社会信任度真的值得我们反思了。
社会信任度就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国家和社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要从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经济层面加以提高,政府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加大对“坑蒙拐骗”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那么,我国的社会信任度就能够得到提高,我们的社会便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