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清华博士”陈达连续七个月求职未果。从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到清华博士,陈达努力了七年。但由于用人单位“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虑”,陈达十次求职中的八次,连第一道简历关都过不了。
【点评】普通高校的实力与名气尽管比不上211、985高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与责任心就不如211、985院校毕业生。他们通过自己的后天努力,考上硕士、博士,用人单位应该给他们搭建一个展示平台,给他们公平参与就业竞争的机会。
【预测】针对目前社会上所存在的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
【思路】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断遇到歧视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属于一个消极类的社会现象,可以按照消极类社会现象的解题思路:(一)表态;(二)分析原因; (三)提出措施
【解析】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不仅加剧了就业困难,而且影响社会公平,威胁社会和谐,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之所以存在此类歧视的现象,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不少用人单位将具有相关经验当做招聘的必备条件,因为经验丰富的大学生能很快融入到工作中,从而也为单位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最终将那些心急如焚的大学生拒之门外。
第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能受到高等教育,从而使高教的质量下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强,更是对非名校、非名专业的大学生不予考虑。
第三,国家缺乏引导,毋庸置疑,不足的就业机会是滋生就业歧视的一个主要因素。就业机会少,参与就业竞争的人就越多,竞争也就越激烈,歧视现象也就越严重。
为了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用人单位应该转变招聘人才的观念,为了单位能够长远而又稳定地发展,应该给所有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就业的平台,给他们公平参与就业的机会,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第二,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改变用人单位固有的偏见,降低遭受歧视的概率。
第三,国家需要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来扩大就业。逐步完善现存的有关就业公平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及时制定出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