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背景:
日前,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2条令对电视剧的评价体系作出了重大改变。一是对于电视剧评价,收视率仅占40%权重,思想内涵、题材创新、艺术价值、美誉度、市场竞争、制作水准要占60%;二来要强力调整索福瑞样本户,以文化和收入水平为依据。
二,申论分析: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热议的同时,新的评价体系是否能取代收视率?这也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其实,收视率本无罪,问题是数据采集是否真正反映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笔者对主管部门调整原有的索福瑞样本户的举措,十分赞同。至于是否以“文化和收入为依据”划定样本户,这可以开论证会和调研的方法,使采集的样本户更具有全面性和说服力。
关于评价体系的要占60%份额的大头,思想内涵、题材创新、艺术价值、美誉度、市场竞争、制作水准,到底由谁说了算?这也是一个难以评估的标准,有的时候,常常发生大众审美与思想内涵相悖的现象。这些标准其实可以放在样本户中一起采集和统计,这也就弥补了现在收视率存在的缺陷。现在,网络很发达,自媒体的力量相当强大,尤其是对电视这样一种大众性文化,好评和吐槽,是褒是贬,自媒体都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这也是代表民意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为何电视剧评选既有专家评选的“飞天奖”,又有观众投票评选的“金鹰奖”,这就是代表不同的审美要求。我们不能唯收视率,更不能不要收视率,《周易》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说,如果一档电视节目,很少有观众关注,又怎么体现“寓教于乐”的艺术功能?
现在,最令人担忧的倒是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如何真实反映普通人群的收视现状和审美要求,而不是通过金钱收买样本户,这是首先应该堵住的漏洞。虚假的收视率才是真正的“万恶之源”,因为它并代表观众的选择。这也很多业内人士对新规并不敢抱有太大希望的理由。
真实的收视率代表的是一种民意,它不应该成为思想内涵、题材创新、艺术价值、美誉度、市场竞争、制作水准的对立面。新的评价体系最终能否成为电视剧创作出精品的推动力,最主要还是得看观众的满意度,看观众是否愿意买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