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神农架机场将于2013年10月通航,届时,这个相对闭塞的“原始森林”,将大大缩短与外界的距离。正在修建的神农架机场海拔高达2580米。为了兴建这个机场,当地挖平了60多米高的山头,然后再填平山峰之间的洼地。地处喀斯特地貌的神农架,为了建这个机场,还要填平为数众多的溶洞。费了好大力气建成的华中最高机场,未来可能面临的却是每年有150天滴水成冰的寒冷日子。
神农架为建机场而削平山峰、填埋溶洞的新闻一经媒体曝光,立刻引发社会关注,当地建设机场是否充分考虑到客运需求,能否避免一些机场因同质化严重而导致亏损的尴尬?为了建设机场而不惜削平山峰、填埋溶洞,如此对自然环境“大动手术”是否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伤害?公共政策与公众舆论之间该如何平衡协调等质疑的声音占了大半,这一系列问题考验着公共部门。
【标准表述】
[事件分析]
神农架之所以为民众所熟知,在其以“原始森林”为代表的丰富自然资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以及著名的“野人”传闻。那些削平的山峰,填埋的溶洞,对于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华图教育专家认为,神农架机场引发的争议在于,人们尚不知该项目会对神农架造成什么样的具体影响,后续有何生态保护措施。尽管神农架官方声称“建机场不会严重破坏环境”,但这仍然让人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产生猜测和担忧。
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是政府梦寐以求的事,它一方面可彰显地方“政绩”,另一方面可让民众获益,真可谓一石二鸟,利国利民。但是,为达发展经济之目的,找什么项目,怎么来发展、这是应该“熟虑”之事;项目价值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带来其他“负面效应”,这更应该“深思”。否则,眼前的“经济”上去了,“负面影响”接踵而至,“繁荣”于当前,“遗害”于子孙,这无异于“蛮干”,实属后果严重的短视行为。
[措施]
各地在上马像神农架机场这样庞大的民生项目时:
一是事先应该经过环境评价。削平山头后生态环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只有通过严格的环评才能搞清楚。而按照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二是要遵循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人与自然是能够和谐相处、相得益彰的,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也并非不可调和,在实践中总会有解的。这里的关键是,地方主政者首先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懂得越是要发展越是要保护自然。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是多少血的教训印证的道理,不能轻易放在一边。而且,越是加强保护,人类才越能从自然中获益。有了这样的认知,在实践中就必以保护环境生态为上。否则,环境的报复很容易吞噬掉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