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反腐加速度,制度进行时。十八大后掀起的“反腐风暴”,让不少深陷腐败焦虑的民众获得了某种释解。兴奋之余,更应冷静、理性地看到,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反腐行动,到建立杜绝腐败滋生的制度环境,依旧任重道远。
在严峻的反腐形势下,水有多深,恐怕无法测量。也许要比我们想象的乐观,也许要超乎想象。正是基于这种不确定的想象,有人开始担心反腐大网深入水下引发的震荡和压力。最典型的观点,要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制度反腐专家、国家行政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李永忠,他建议:应当赦免部分退赃官员以换取整改支持。(12月17日《京华时报》)
【点评】李永忠先生的观点或并不难理解,其本质是将官员贪腐归咎于制度的“原罪”,法不该责众。
某种意义上而言,政府敢不敢向整个腐败群体亮剑,反映着政府“啃硬骨头”的能力和魄力。赦免贪腐官员的 “原罪”,这样的妥协只会为改革平添阻碍,让政改在利益集团的博弈纠葛中难以推进。政治改革还未正式上路,首先就被横亘在前面的困难所吓倒而想着妥协,缺乏信心和魄力的改革恐怕难以深入,更难以彻底。
反腐关系存亡,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还是胡锦涛主席,这种忧虑都被屡被提及。这说明,上至中央,下至民间,在对腐败的“零容忍”已达成共识。而提出赦免贪腐官员的“原罪”,显然与这种“零容忍”共识是背道而驰的。反腐的大旗既然张开,就必须彻底涤荡官场浊流,还政治生态一片清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