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2012年11月,武汉、西安等地多所高校在运动会项目中取消了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长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标准表述】
据调查,运动会取消长跑的做法其实早已在众多高校中悄然实行多年。
[原因分析]
表层原因:
学生体质普遍下降,校方担心出现安全事故。3000米以上的中长跑项目对参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要求都比较高,每次参赛的学生人数很少。校方担心学生身体吃不消,怕出安全事故。
深层原因:
体育教育被边缘化首当其冲。现在中学升学压力特别大,虽然政策‘保障’了体育课并没有被压缩,但文化课和作业的压力直接压缩了学生们的体育运动时间,没有锻炼时间,锻炼习惯就无从谈起。
第二,学生健康水平每况愈下,与整个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关。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各个方面和以前很不一样。表面上看只是身体素质的下降,实际与独生子女的性格和成长经历都有关系。由于校园事故责任在法律上的界定还不明确,很多学校尤其是中小学为了避免因孩子受伤而引起麻烦,在体育活动方面的标准在逐渐降低。
第三,在一些高校,还缺乏相应的场馆和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学生感兴趣的项目无法参与,而不感兴趣的项目自然不愿主动参与。体育课缺乏足够的连贯性,体育教学师资的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的质量和日常体育活动的开展。
此外,由于体育成绩和毕业证、学位证不直接挂钩,体育课在很多学校就难免成了“摆设”。体育在大一、大二时还是必修课,到了大三、大四,学生除了参加几次规定的晨跑外,已经基本不上体育课了,锻炼身体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学生在业余时间有很多选择,他们的兴趣分散,有吸引力的活动太多,比如上网等。这也成为高校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
[措施]
一方面是教育部门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教育部门不仅要考查学生是否学会了多少体育锻炼项目,而要确保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与锻炼效果。而要做到这些,不仅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而且要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评价机制,营造教育公平氛围,为孩子学业减负,打破应试语境,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好处与乐趣,真正让孩子走进运动场。
另一方面,高校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敦促学生锻炼,促进学生体质的提升。一是大学在自主招生时要将体质列入必须考察的项目,并计入总成绩;其次,大学毕业的标准必须明确将体育成绩纳入,不及格者不得毕业;再者,大学应该改革体育课程,完善体育场馆设施,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大学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最后阶段,参与体育运动,最终还是要发自学生的内心,有兴趣,才能有效果。我们重在引导,在方式上不该一刀切。大学体育应提供更多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