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最近央视的“你幸福吗”系列报道火了。先是某人答非所问:我姓曾;再是郑州就读大学生称最坏的事是接受采访时,队被人插了。而拾荒老人称我耳朵不好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也许幸福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但什么是不幸福,大家都清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幸福呢?
【解析】
幸福感是一种纯粹内心的感受,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当你抬头猛然对着摄像机,接着一个大棒子话筒塞到嘴边,同时有人抛给你一个“幸不幸福”这么高度抽象和不着边际的问题,你的脑子需要在电光火石之间对“幸福”这个词发生联想,并快速检索你过往和现在。
“我姓曾”背后是打工者被城市隔离、遗忘的不幸。“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显然,面对记者的突然涉入,大叔首先想到的不是接纳,而是表明身份,划清界限的拒绝,言下之意:“我是农民工,你应该离我远点,我们不应是一个话语圈的人,更不是一个生活圈的人,我们是有距离的”,言语间无不透露出自己的“过客”、“卑微”、“渺小”、“心酸”般沉重底色,像是戴上沉重的铠甲,避免与外界沟通,又像是划清界限的自我防备,谨防受到欺骗与伤害。为何如此?
“我耳朵不好”背后是73岁老人靠捡瓶子吃低保度日,你说他幸福吗?
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当我们审视我们是否幸福的时候。我们又当反过来自问:政府该为“幸福”做些什么?
如果,我们身边还有太多的腐败没有清除,还有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潜规则横行,歪门邪道得逞,那么,我们何谈幸福之有?如果,我们身边还有这样那样的入学难、看病难、办事难等民生难题受到“阻滞”,还得为了这些日常“大事”而焦头烂额,那么,我们何谈幸福之有?如果,我们身边还有着食品不安全的严重威胁,一不小心就要为食品之“毒”付出残疾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如果我们身边还有着我们倾尽一生积蓄都没能够付清的高价房贷,每天过着奴役一样的巨大压力生活……..如此等等,我们何谈幸福之有?
如果没有贪腐,在医疗、教育、养老住房问题上我们没有太大的压力,那么老百姓的幸福感应该就会提高很多。
真正要让老百姓幸福,就应该还权于民,让利于民,尊重人民首创,真真正正的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让人民群众大胆探索自己的幸福道路。我想幸福感将转瞬即至.
|